为全面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多次组织班子、学院教师代表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风建设工作,经多次会议研究决定,学院学风建设以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本科生考研、大学生科技活动为重点和抓手,通过狠抓这三项专项工作,全面推进学院良好学风创建,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本学期初,由学院党委梁军书记、学院院长李建平与各教研室主任分别就大学生科技等三项专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为全力推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提升专业认同和提升专业动手能力方面,我院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在扩大参与面和谋求高层次奖项上下功夫。为扩大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参与面,学院对每次科技竞赛都进行了充分动员和精心组织,邀请理学院副院长唐国强老师在雁山12栋报告厅做了题为“走进数学建模世界”的讲座;学院分管科技工作张淑华副院长组织召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员会;多次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举办朋辈引领经验交流会,如6月22日邀请学院2014届广西区优秀大学毕业生、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入围人物吴丽丹回校交流经验。此外还举办了学院第四届科技文化节等大学生第二课堂科技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谋求高层奖项,学院狠抓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由学院领导分别联系各专业教研室,部署开展本专业学生大学生科技活动,并由学院领导亲自担任大学生科技指导教师,指导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梁军指导的《基于“学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研究》获得挑战杯广西区赛三等奖,与学院张淑华副院长共同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废旧轮胎生产“长征”牌小汽车轮胎创业计划书》获得国家级立项,学院李建平院长指导的项目《高特异性微量镉分子印迹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获得挑战杯广西区赛二等奖并将参加全国总决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院大学生科技活动初现成效。
——在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大创项目校级初评中成绩显著。近日,在学校2015年大创项目初评中,我院共有57项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总数位居全校第一;其中由刘峥教授指导的“两亲性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碱性锌电池中的应用”等7项作品获得国家级立项,立项总数并列第一;由李海云副教授指导的“李氏禾内生菌的分离及其除铬(VI)性能研究”等23项获区级立项,立项总数并列第一;由尚伟副教授指导的“镁合金表面缓蚀膜的耐蚀行为和疏水性能研究”等27项获校级立项,立项总数位居全校第一。
——在桂林理工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近日,由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学联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暨创业创新成果展在广西大学举行。学校共有25件作品入围区决赛,我院共有四项作品进入区赛成果汇编,由李建平教授指导的“高特异性微量镉分子印迹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被选为区赛成果汇编B类(相当于一等奖)。
——在2015年第三届“溢达创意大赛”校决赛中喜获佳绩。2015年6月9日,第三届溢达全国创意大赛桂林理工大学校决赛在雁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创意大赛共有15项作品入围决赛,其中我院共有六项作品入围,是入围决赛项目最多的学院。经过15组参赛选手依次进行答辩和作品展示,在激烈的竞争过后,我院吴乔治同学的《有借必还》项目获得校级二等奖;杨茜茜同学的《关于植物与太阳能利用率提升》项目获得校级三等奖;李昌贤、范倍源和陈键的《跟屁伞》项目获得校级三等奖;覃立森、钟寒阳的《快捷垃圾桶》项目和《发电地板砖》项目获得优秀奖。
——入围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决赛。全国共30个项目入围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决赛,由我院杜甫佑教授指导的《太阳能声光控人体感应LED照明灯》被选为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拟入围决赛作品,也是广西唯一一个入围项目。